中台产品的阶段运营策略

在中台建设的早期,公司层面或前台业务层面看到的都是中台产研部门增加了成本,却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所以会引来很多前台业务对中台的不满,甚至还有人在等着看中台的笑话。有时候当我们参与的项目完成开发后,在运营阶段会碰到很多问题,本篇文章作者从中台上线后的运营策略说起,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台产品的阶段运营策略

一、背景概述

当我们参与的中台产品项目终于完成开发,满心欢喜地开始交付使用时,我们也许会遇到一个“小”问题——业务部门都不愿意第一个吃螃蟹,然后陷入到“没人用,所以没有数据证明成功”,“不能证明成果,没人愿意用”的尴尬境地。事实上,中台产品的运营(比如“冷启动”)一样是产品经理早应考虑的问题(甚至是从产品设计时就要考虑的问题);而与“对外部用户”的产品相仿,中台产品一样拥有“生命周期”,产品经理需把握产品的节奏,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情。

二、系统建设期

1.遇到阶段困境

在系统建设期阶段,中台产品的运营会遇到一些困境。比如早期产品体验差、没试错,满足不了用户或业务的需求,产品没人用;产品体验虽好,但用户还没感知到TA的好,产品没人用;用户有旧的替代产品,切换新系统有成本,中台化的产品没人用。

2.找到种子用户

基于该阶段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困境,核心工作就需要找到一批种子用户(试用者或体验着)。然后通过这批种子用户对中台产品的试用,获取运营资源投入、线上或线下数据反馈,以便不断优化产品。随着中台能力的不断优化和增强,也会赢得更多业务方的接入。找到种子用户就是找到那些尚未被满足的业务场景或系统能力的业务方,并由此切入。一般会遇到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业务系统的成熟情况参差不一,另一种情况是各业务的系统都很成熟。针对第一种情况,需要从不成熟的业务系统切入、迭代、滋养系统,优化后,再接入其他系统。具体为:将没有或不成熟系统,但有业务需求的部门作为种子用户,一起共建系统,跑通全流程;针对已有成熟系统的业务部门,切入未没被满足的或增量的业务场景,先建立连接和信任;借助种子用户,不断沉淀,夯实中台系统能力,逐渐切入成熟业务系统的核心能力,最终实现全部“替换”。针对第二种情况,需要与业务部门访谈,挖掘新业务场景,帮忙“共建”。具体为:与业务部门充分访谈,挖掘新业务场景,与之“共建”,沉淀一定的业务数据,跑通中台系统的流程;挖掘机会,逐渐接入相互信任的业务部门或具备切入机会的存量业务。(随着业务和系统的沉淀,后续逐渐接入全部业务)

三、业务接入期

前台业务循序渐进、持续接入中台系统,系统不断迭代升级,最终实现全面整合。

前台业务接入的基本原则:所谓业务接入,指的是所有业务接入,业务的个性需求如果强依赖中台,中台应适当做一些定制化开发。比如部分业务需给同一产品配置不同价格,而价格系统比较重,那么中台来做实现和支持;以H5的方式服务前台,各业务要求的界面风格不一,则可配置UI。业务自己已经实现的个性化需求,应当自己做,不一定非要中台介入。比如部分前台需要管理渠道权限或人事,与核心能力无关,则由前台来做实现和支持。

四、成熟运行期

所谓成熟运行,指的是业务全部接入后,中台系统已经实现规模化运行。主要包含三个目标:规模化运行、提高业务运营效率、提高前台业务接入效率。

1.规模化运行

即要建立标准,如技术标准化、业务标准;建立机制,如培训机制、准入机制,保障业务规模化运行。

2.提高业务运营效率

即要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比如优惠券属于公司的通用产品,使用人数较多,调用系统较多(大促期间发放量达百亿级),效率和安全问题待提升。需要建立前台接入标准,提升运营效率和业务安全。建立运营标准:建立培训或考试机制,建立知识库,运营人员须在线考试通过后才能取得相应操作权限;建立接口标准:要求前台业务获取接口时,按中台制定的标准注册(如业务线名称、业务线ID、调用量、联系人等);提升运营效率:打通多系统、多流程的协同壁垒,实现从线下人工协调到线上智能协同;系统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营销,优惠券精准投放等。

3.提高前台业务接入效率

即要达到模块化和组件化。比如实名认证系统的组件化拆分。实名认证是所有金融类业务开展的基础,无论内外部业务,都需要依赖于它。该系统服务的业务部门多、场景广,对系统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所以为了满足各种业务“千奇百怪”的场景,提高接入效率,需要将常见的验证方式(二要素、三要素、四要素、九要素)进行模块化拆解,并提供H5、SDK、API三种方式供前台接入。

业界动态

营销高手五条人

2020-8-25 11:28:45

业界动态

大众点评调整等级体系的更新公告,惹怒用户意欲何为?

2020-8-25 11:44:4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