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删除操作是最常见也最广泛的一项交互功能,但也是互联网时代人们比较容易忽视的一项功能。本次深度解析系列,会从常见的功能开始分析,稳扎稳打,为体验的提升做出微薄的贡献。本篇内容,作者将带领大家深度解析“删除操作”,大家快来看看吧!

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一、明确“删除”的含义

明确其含义是体验操作的基础,在见过不少终端和应用混用文字的情况后,我深知基础的重要性。做好文字的表达既是致敬伟大的中华文化,也是弘扬与发展的根基。

删除是指去掉不用的东西,原用于书信、政策等文事中表达。在信息时代,可以是删除短信、删除记录、删除联系人、删除图片等等。它的宾语应该是信息时代的某件“东西”。

1. “删除”与“清除”

清除的意思是指全部去掉、扫除干净。应用的场景多为清除积雪、清除杂草等清扫性工作。在信息时代,清除多为去除数据、任务、缓存等,其宾语不是普通东西,而是更 “抽象的组合”。

在数据和内容的去除上,“清除”与 “删除”更彻底。

无法删除的进程、任务上,适合用 “清除”,例如清除缓存、清除通知、清除后台程序。

在可删除的内容上,通常用“删除”,例如删除记事、删除文字、删除录音文件。

2. “删除”与“移除”

“移除”重点在“移”,转移其位置,而不会删除。例如收藏的联系人、收藏的歌曲、回收站里的文件等等。“移除”为将内容从某个空间移走,并不会删除。

3. “删除”与“取消”

“取消”多用于某个任务、进程等带有正在进行时属性的动作,例如取消订单、取消搜索等。“取消”也经常用于弹框中,与“确定”相反,用于中断某个即将开始的动作。

4. “删除”与“退出”

“退出”是指退离所在的场所。其含义一是主体在某个场所中,二是主体要与该场所断绝联系,三是离开这里。“退出”不会对这个场所的存在造成影响,“删除”则会使这个场所消失。

在信息时代,某个应用、群、组等都会是虚拟的场所。因此退出应用、退出群、退出小组等是指离开这里,而删除群则使群消失。
其中“删除应用”一般不会用到,是因为“应用”是个多重对象,请看第二部分。

二、明确删除的对象

删除的对象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学问很多。它的意义在于,设计删除时,我们能将不同属性的对象区分开,设计出更符合自身的流程体验。

1. 是否是独立个体?

删除对象有些是独立的,仅代表自身一方的存在;例如,一张图片、一个联系人、一个订单、一条动态等等,这些都是独立的。

有些是具备多重身份的,该对象是多重内容的组合体。

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例如,一个群组,在删除时它既包含群属性,又包含组内成员。一般在其删除时,确认删除框中会说明删除的是哪部分,避免引起歧义。

例如,一个下载中的文件,其既包含下载进程,又包含已下载的那部分文件,因此在做删除设计时,应针对其包含的多重内容做针对化的设计。

例如,“应用”本身是个组合体,包含了很多安装文件、缓存文件,还有个安装过程,“删除”与之对应会比较局限,因此通常会用“卸载”应用,安卓6以后,卸载应用会包含删除文件的过程。

2. 产生来源

明确这一点,对于删除文件的重要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第一类,用户意愿产生的,指用户在其中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内容,例如用户的联系人、录音、帖子、日历、备忘录、图片等等一切都是用户主体为意愿做的。此为第一重要区。

第二类,用户辅助产生的,就是基于用户自身的意愿,非直接产出的内容。例如各类记录:通话记录、订单记录、播放记录、查看记录等。或者与用户生产有很强关联的,例如对方的回复信息。或者是虽为用户自主意愿生成,但是并未付出较多心血,例如新建的闹钟。此为第二重要区。

第三类,应用端或设备端产生的,用户未参与产生。

例如菜鸟裹裹应用是根据用户的订单,获取不同订单的物流信息列表,提供提醒相关的服务。例如应用推送内容、他人的直播等等,此为第三重要区。

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三、删除的位置

从全局看,区分内外的删除对象,删除的位置应该在文件外部,而非文件内部

关于删除的位置,很多年以前的一次设计故事,一直影响着我。

我在做记事本的应用设计,当时竞品上的删除功能大多放置在记事查看界面,当查看这个记事后,点击删除,这个记事就消失了,返回至列表界面。

这个感受很微妙-“我”这个主体,在这个应用的时空中突然没了根基,双脚离地,然后被安排去了其他地方。

我一直思考后发现,这个删除并没有考虑“我”这个主体的位置和感受,而让用户清晰判断所在位置和行为路径是交互流程中至关重要的。

后来,我也发现很多应用的“删除”这个操作慢慢都转移至列表上,而非文件的内部。

例如,iOS备忘录会把删除放在备忘录的内部,该备忘录删除后,自动显示下一条备忘录,其仍保持着原有的理念。

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备注:

  1. 对于内和外区分不明显的删除对象,可不考虑此条。
  2. 编辑状态并非其内部,编辑状态时删除是合理的。

删除的相对位置:

对此项众说纷纭,有人说其是高频操作,放在显眼位置;有人说是危险操作,应以避免误触为主。“误触”也是在交互中比较多的词语,我之后会专门写一篇看法。

而删除的位置,我认为应该放置在比较明显的位置。其明显的程度需要取决于用户删除的频率和需求强弱。

例如用户的图库,每天产生大量内容,其删除需求很高,位置必须显眼,操作简单。

例如用户的群组,群是长远内容产出来源,删除需求并不高,可以末位显示,但仍需要显眼。

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四、删除的操作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和沉淀,删除的操作通常为以下几种:

1. 隐藏式—长按要删除的条目,显示删除选项

安卓系统广泛应用,接受度较高,除设计删除,还可以做其他功能的设计。

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2. 隐藏式—向左滑,展开删除选项

苹果手机中广泛应用,左滑显示删除,右滑恢复原有状态。

其优势:

  • 不打断用户的操作
  • 展开显示删除,相当于确认,点击后删除
  • 滑动本身操作效率略高

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3. 直接显示在界面中,这种最直观,适合应用在非列表的显示重要内容的位置

由于列表的删除属于一种编辑菜单,是每一个条目均具备的属性。其一,列表经常滑动/点击/长按,列表不适合放置操作按钮,其二,一排的删除按钮,由于其重复性,视觉上显得笨重。

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五、删除的流程

删除的流程有几个关键步骤,自行去组合即可。

1. 确认弹框

这是最常见也最广泛的一个步骤,用于确认当前的操作。事实并非所有的操作均需要确认。

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根据删除对象的重要程度,我认为第一重要区的对象一般需要确认,第二重要区的对象可不确认,第三重要区的对象无需确认。

以上也并非绝对,例如第一重要区的,用户拍摄的图片,由于其更新频率高且有回收站的情况下,可减少操作不必确认。

例如,菜鸟裹裹为例,左滑列表显示删除,点击删除弹出确认菜单,点击删除后即完成删除操作。

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其删除的内容属于第三重要区,通过左滑显示删除的方式,再次弹框提示,过于繁琐。

2. 删除后提供撤销

撤销Toast形式适合于误删或删除后立刻后悔时,可在几秒内选择撤销。这种在安卓原生系统中比较常见。

文件类的应用提供回收站等撤销服务。这两种方案均未得到广泛应用,认知成本和开发成本较高,且并非解决根本问题。

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机器永远是做机器即可,不必牵强附会。可以给用户容错的机会,容错是个无底洞,即使容错99次,总有用户犯第100次。因此撤销并不是一个优质需求。

其中在创作类和编辑类软件中,撤销仍是一个关键的功能,这并不冲突,反而是客观辩证的看待问题。

3. 已删除提示

当删除完毕,经常看到会有一些Toast提示“已删除”。“已XXX”这是汇报性性文字。Toast的形式对用户操作的打断相对弹框较弱一些,但是对于用户的高效生活来讲,仍会有一定干扰。

若删除操作和对象均在本界面可见范围内,删除内容界面会进行更新,则无需Toast汇报。

若某些操作和对象在本界面操作,却在其他部分产生影响,则需要Toast汇报。

例如,在微信中下载一张图片,保存的位置会通过Toast显示,这种情况,是将图片存在其他界面的某个文件夹中,告知详情有必要。

深度解析删除操作设计

六、结语

产品与交互区别之一在于,产品定义功能,交互完善体验。一个功能设计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我希望当别人问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时,能有理有据。接下来我会把普通的功能,通过深度分析系列,逐一剖析展现,在体验路上能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业界动态

产品分析:建设银行App VS 工商银行App

2021-11-17 17:54:36

业界动态

设计师为什么要懂技术?

2021-11-17 20:43:3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