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在公司内外各种场合表达过创新思维对于产品设计师的重要性,所以后续会整理过往项目和创意案例,围绕“创新方法”分期展开探讨。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替换(Substitute)最早来源美国心理学家Robert F.Eberle提出并创作的SCAMPER方法中,常用在改进现有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初期在工业产品和艺术创作中应用较多。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举个工业产品的例子:单灯红绿灯-运用日渐成熟的变色LED技术,取代传统白炽灯和单色LED,基于红绿黄互斥切换的逻辑,将三个红绿灯替换成只需要一个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红绿灯的制造成本,效果非常明显。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再举个生活的例子:小朋友的早餐奶,用可以吃的吸管,替换掉塑料吸管,减少塑料垃圾的同时,又能一定程度影响配餐的营养均衡,改善幼儿的饮食习惯。

以上不难看出,替换法的关键是要分析事物的结构和元素,思考其中哪些环节可以被分离和替换以及替换成什么,从而达到即使更换很小的部分,也能获得意向不到效果的作用。对于互联网的产品设计,又该如何思考和应用的呢?暂不谈晦涩的理论,结合周会上分享的具体案例,抽丝剥茧的看过程,更有实践意义。

观察现象

以商业化广告奥利奥为例,在视频网站上经常会看到类似的片头广告,大概30秒或更长,用户要么选择买会员跳过广告,要么等着广告结束。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贴片广告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模式。按照整个广告的投放目的、投放渠道和投放人群,可以简单整理成以下关系:奥利奥方基于人群匹配度和活跃度,选择腾讯视频做为营销渠道给予营销费,投放广告并随影视剧播放,用户观看后,会加深对奥利奥的品牌认识或现场就产生了购买。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抽象框架

把这种模式中的各项扩展一下,使其具备通用性和抽象意义,以便更多的覆盖差异化,也能为后续提供足够的讨论空间,可以理解为:广告主投放资源给营销载体,通过不同方式或交互手段影响用户,最终实现强化品牌认知或促成交易的目的。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提取元素

抽象到这个程度,这种模式的主线五元素就非常清楚了。其中资源做为利益交换物,隐藏这个模式之下,并不参与整个流程的任何互动,无法从产品设计的对象视角来思考,所以先去掉。最终留下的是:广告主/营销载体/手段影响/目标用户,下面我们分别展开,思考如何创新。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定向替换

替换手段影响

围绕着“广告主投放资源给营销载体,通过方式或手段影响用户,最终实现强化品牌认知或促成交易”的目标,单从手段入手,还能有什么创新的形式呢?

01:[强制观看]替换成[主动输入]

强制观看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品牌印记或销售。能不能把“被动交互”变“主动互动”呢?当然可以。广告播放过程中提供品牌输入功能,只要正确输入在播产品品牌名,就会显示“跳过”按钮,跳过广告。用户能正确输入品牌名,足以证明产品品牌已形成印记,营销效果已然达成,之后提供的“跳过”,节省了用户时间,更使品牌美誉增强。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02:[强制观看]替换成[主动分享]

原理有点类似,但互动模式完全不同。广告播放期间,用户通过“分享模式”可以把视频以GIF动画的形式发送到社交群里,完成分享后,也会显示“跳过”按钮,跳过广告。主动分享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广告的传播范围,让更多人看到,但GIF的展示性质又不至于给用户带来太大困扰。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03:[固定时长]替换成[主动加速]

以上两点如果叫做如何不看广告,那换一个思路,可否少看广告呢?播放的广告都有固定时长的,有什么手段可以缩短播放时间呢?相较于线上,影院是个更理想的脑暴场景。电影正式开播之前的广告效果并不好,人们不是在吃东西就是在玩手机,关注度很低。这种情况下,提供“群体挥手加速广告”这么个动作怎么样?只要大家按照同样的节奏挥动手臂,广告就会以2-4倍速来播放。相信会有大量的观众参与其中,尽管播放时长会受影响,但主动性的群体参与带来的传播效果和品牌印象会尤为深刻。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替换广告主/目标用户

针对广告投放者和目标客群,需要思考的是,广告主就一定是企业吗?投放的一定是商业性质的广告吗?目标客群就一定是常规意义的看视频刷抖音的一群人吗?如果可以不一样,还会是什么?
[广告主]替换成[某个人或自己]

那什么场景下自己可能会给平台投广告呢?有没有这么一个场景,女友生日快到了,想给她独一份的惊喜,在微博上订制一个专属闪屏,生日当天当她打开APP,个人首页弹出的就是带着生日祝福语的两人合影,还伴着happy brithday的背景乐。怎么样,如果提供这个服务,你会不会购买?这个模式下,每人都可以为亲密关系人投放闪屏,也就成为了广告主,同样的“亲密关系人”也就变成了定向广告的用户。当然对于平台也会很乐意,因为又增加了一类渠道收入。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替换营销载体

营销的载体要么图片广告要么feed流视频广告,但一定都要是广告吗?如果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不是广告可不可以,还能是什么?

01:[临时闪屏]替换成[产品化符号]

品牌类广告较多是以单图形式展现,比如有明星主持人代言的雪碧校园大赛与QQ音乐的结合形式,相对比较传统。相比之下,交友APP伊对的品牌推广更为新颖,电影票线上选座是与线下约会强关联的场景,用自身产品logo做为选座标记,随着重复成片的logo出现,让选座用户不自主的把伊对与交友潜意识进行关联,从而快速让年轻人形成产品认知,场景的选择是非常准确的,产品也是非常契合自家品牌定位的。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02:[区域置顶]替换成[品牌图形]

普遍存在定向广告词投放的情况,比如搜索类似“汽车”等关键词时,平台通常都会把最大利益相关品牌广告置顶展示。推广商业广告,对平台来说无可厚非,但在移动端有限的屏幕内,非常影响用户正常浏览体验,极易对品牌产生抵触情绪。那还有没有更好的形式?比如说,在常规搜索结果展现之前的时间区间,按照指定品牌LOGO图案来对搜索结果做短暂展示。这种方式在每次用户搜索之后,都有广告品牌的重复展现,会有记忆加深的效果,又不会影响用户正常的图片搜索和浏览体验。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总结以上四步动作

以上案例展现出的的分离与替换的流程,是本章创新思维的主要内容。简单整理这四步动作:观察现象-抽象框架-提取元素-定向替换。观察现象在于做个有心人能够看到生活或产品模式中适合的切入点,抽象框架则需要让思考点有更多的通用和抽象意义,避免以偏概全,覆盖差异化。对元素定义、提取和替换是整个方法的关键,实际的执行方式是脑暴,从脑暴的海量方案中筛选和发现,也就是发散思维产出创新的部分。

产品创新思维:分离与替换

业界动态

HMI设计岛车载就业形势与概念解读

2021-12-18 23:48:51

业界动态

Facebook的启示

2021-12-19 11:52:1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