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做产品的有趣之一,就是在工作中除了能慢慢提高技能外,还能在工作倒逼的学习中,慢慢重塑或改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发现一些以前发现不了的东西。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2016年7月,拼多多上线运营已经近一年,用户量已经破亿,并获得B轮1.1亿美元融资,IDG资本、腾讯、高榕资本领投。这个成绩对一个新产品来说,已经很牛逼了。

正常情况下产品经理都会注意到并进行不同程度的把玩研究,但当时我还没有入产品坑,思想觉悟并不是很高,所以对拼多多并不是很关注。

当拼多多的商品链接开始入侵并肆虐微信环境的时候,我也开始被朋友“请求”一起拼团,也算从用户角度体验过拼多多。当时比较深刻的感觉就是这产品怎么一股山寨味,界面山寨,商品也山寨,实在没兴趣用。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觉得好LOW。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不久,我就转岗成为一个产品经理了,对一些新的明星产品,还是会下载来研究研究的,只不过我当时还是个小白,能力实在有限,只能感叹一声:电商的山头早就已经被几个巨头占据了,做这样新的一个网站,卖这样的“山寨”商品,真的真的会有这么多人用??

2018年7月的某天,我的朋友圈被一个热点新闻疯狂地刷屏了,拼多多上市了!8月,拼多多公布上市来首份财报,2Q营收同比增2489%!!

这个经历,其实对我的固有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暗自反省,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看待事情的角度太“随意”了点?反复思考下,便有了这篇文章。

角色转变,本质是思考模式的转变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充当了不同的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它一定的思考模式和角度。必要时,我需要在特性的场合进行角色的切换,以更好的分析问题,达到目的。

回到上面拼多多的故事,当时我的反应,其实是作为一个“使用者”的反应。“觉得LOW”,是我作为“使用者”对产品的一种直观感受。与“使用者”对立的角色,是“创造者”,这两个角色,有着天然的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

举个栗子:

使用者使用一款产品,想到的可能是“这个东西挺好玩的~”、“这是什么鬼?”,这是一种很直接的感受,是一种自然的情绪,不需要大脑深度思考。

而创造者想的可能是“我要怎么样才能让它好玩?”、“我要怎么样避免用户产生负面情绪?”。

当创造者兼任使用者的时候,他想的可能就是“这个东西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好玩?”“这里之所以设计成这样,是出于什么问题的让步决策?”

这里,人物其实进行了一个角色的切换,由“使用者”转变成了“创造者”,所以思维模式也进行了一个转变。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你看,面对同一款产品,同一个事物,创造者的思维模式就完全不一样。

当我还不是产品经理的时候,我面对刷屏级产品拼多多,我的思考模式就是一个“使用者”的思考模式,“感兴趣”、“符合我”,我就用,“不感兴趣”、“不符合我”,我就不用。我只是一个“使用者”,我不会也不需要去想,究竟是什么深层次的原因,让数以亿计的人在使用这款我眼中这么LOW的产品。

张泉灵,原央视主持人,2015年从央视辞职,进入创投界,成为一个投资人。这个角色的转变,也带动了她思维模式和看待事物角度的转变。

当她还是主持人的时候,她看待一个火爆的平台,是这样的: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而成为一个投资人后,她是这样的: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备注:以上截图取自张泉灵本人语音课程的文档

这就是一个角色或身份的转变带来的影响,一旦你拥有了创造者思维,你对很多事物和现象的看法就会截然不同。你的思维会变得理性,变得客观,变得整体,你会去探究一些问题背后的原因,这对我们产品经理来说尤为重要。

我们再来延伸一下,跟使用者相近的角色还可以有哪些?

有消费者,评论者,围观者等等,他们的共同点都属于接收方,接收方尽管接收,给出感官评价,不需要去分析他的来由。

而跟创造者相近的角色如提供者,设计者,生产者,他们的共同点都属于提供方。提供方需要创造一个环境,让接收方觉得舒适,可能是功能解决了难题,也可能是使用感官上觉得良好。

产品经理在工作中,分析需求,分析痛点,找出解决方案,设计产品,保证需求落地,就是一个创造者,而当产品经理不在工作中,他就暂时脱离了创造者的角色。

然而,基于产品经理的天性,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会慢慢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习惯,即使在生活中充当一个使用者,也会启动创造者的身份,去还原和模拟产品的产生和构成。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先理解一个问题,人对很多事物或现象的反应,其实感性的直接的反应,如果没有经过职业或强化训练,是比较难切换到另一个需要烧脑的运行模式的。

5W1H六何分析法,创造者的创造技法

使用者,能说出使用感;而创造者,则能说出造成这些使用感的原因。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如果不用使用者思维去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思考问题呢?

答案:可以对某事物,进行不同维度的提问并回答。

采用的方法就是著名的5W1H分析法。

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比如这样: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当然,我们也不是对每个事物都要进行这么详尽的分析,可以选择某一个维度进行分析。

以抖音为例,我们作为使用者在使用抖音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容易沉浸其中,也就是容易“上瘾”。

作为使用者,我们可能觉得上瘾就上瘾了,少用就是。但作为创造者,我们需要对为什么上瘾进行解释,挖掘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也就是HOW?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如果你体验到某产品缺少你作为使用者认为应该要有的功能,你不能只是吐槽“什么鬼,连这个功能都没有!”,而是要跳出使用者思维,用创造者的思维问Why?

还是以抖音为例:前段时间跟朋友一起看抖音某大V的课程,在进入大V主页作品列表的时候,发现没有搜索入口,要在“茫茫”作品中一个个翻找历史记录,何其困难。朋友非常苦恼地吐槽了一句:“体验不好,为什么不做一个搜索功能,这找到什么时候?”。

我们猜想一下,如果实在没有这个功能,我们会怎么找到想要的内容呢?

最笨的办法就是根据印象,从大概的时间轴和封面,逐个查找内容。“在作品列表里新增一个搜索功能”属于期望型需求,没有也行,对产品的伤害较小。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我们通过体验-提问-解答,积累一个个问题背后的方法论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库,为日后自己的工作提供解决问题的灵感。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而这也解决了产品经理自身的一个痛点:客观环境受限,只专注自己的项目,经验积累较少,成长较慢。

如果只有使用者的思维的话,就会错过很多成长的机会,就像下图演示的那样,除了感受,没有实际性的积累。

产品经理,请像创造者一样思考

小结

  1. 角色转变,本质是思考模式的转变;
  2. 没有经过职业或强化训练,较难切换到烧脑模式;
  3. 在作为使用者的时候,产品经理要刻意转换创造者思维;
  4. 通过回答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积累自己的方法论库。

以上,是我在拼多多打脸事件中一点心得,共勉。

业界动态

你的社群一定需要活跃吗?

2020-2-19 17:43:27

业界动态

好的文案技巧,一定都有这些本质

2020-2-19 19:55:4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